三极管的运用方式及工作原理
三极管有放大,饱和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,前一种状态被广泛运用于信号的放大,二后两种状态常被用做电子开关。
1.信号开关。这是最普遍的应用,因为成本比MOS管低,使用简单,也不需要流过很大的电流,不用担心功率损失和发热。开关导通的原理也很简单。只要基极电流达到一定值,根据公式:集电极电流Ic=Ib*h,选择合适的限流电阻,让Ic达到阈值,三极管就会导通,这时CE间的压降大概是0.1-0.3V。因为三极管的放大倍数h较高,所以不要求Ib很大,通常用法是使用CPU的输出管脚直接控制。如果电流不够,可以再接一个三极管需要注意两点,一是设计一定要留有足够的余量,二是保证集电极电流在额定值以下。作为开关使用时,三极管的基极大多有两个电阻分压,防止集电极电流过大而损坏三极管,一般阻值是几K到几十K。很多厂家生产时会把这两个电阻集成到三极管内部,叫做数字三极管,专门用做开关使用。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小基板面积,缩短焊接时间,减少元件个数,等等。
晶体三极管(以下简称三极管)按材料分有两种:锗管和硅管。而每一种又有NPN和PNP两种结构形式,但使用最多的是硅NPN和PNP两种三极管,两者除了电源极性不同外,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,下面仅介绍NPN硅管的电流放大原理。对于NPN管,它是由2块N型半导体中间夹着一块P型半导体所组成,发射区与基区之间形成的PN结称为发射结,而集电区与基区形成的PN结称为集电结,三条引线分别称为发射极e、基极b和集电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