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极管对输出的要求愈来愈高
三极管又称“晶体三极管”或“晶体管”。在半导体锗或硅的单晶上制备两个能相互影响的PN结,组成一个PNP(或NPN)结构。中间的N区(或P区)叫基区,两边的区域叫发射区和集电区,这三部分各有一条电极引线,分别叫基极B、发射极E和集电极C,是能起放大、振荡或开关等作用的半导体电子器件。
概括来说,一个三极管的三个级,基极相当于采购,集电极相当于加工车间,发射极相当于销售。 话说回来,能够真正驱动大型设备或自控装置的信号一般都是很大的,一个三极管根本无法完成,这就需要多个性能、参数不同三极管组成一个多级放大电路来完成,其目的就是是为了实现微弱信号的最大化放大。像企业一样,把满山的矿石、沙子以及地下的煤炭、原油变成手机绝不是一个企业就能完成的,需要生产链上的多家设备、装备、性质完全不同的企业,相互协作、配合,最终将原料变成手机。 随着技术发展,系统日趋复杂,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,对输出的要求愈来愈高,一个电路显然无法达到这样的目标,采用多个电路交叉组合,协同工作,最终满足要求是必然选择。全球化的企业运作、跨国公司也是这样,现在真正拿到用户手中的一部手机,不是一个生产链就能解决的,是多个生产链交叉组合,协同工作的结果。试想,一堆黄沙,变成一个CPU,再到一部电脑,是一个企业能完成的吗?是一个生产链能完成的吗?绝不是,他是各个国家、各个产业、各个生产链交叉组合,协同工作的结果。